記憶學入門

這是由一個十年前學過的記憶法訓練班整合而成的一篇入門法。
要記住一件事情,有兩件事情要留意,分別是「如何一開始把東西記住」和「如何防止忘記記住的事」。

如何一開始把東西記住

其實要記住一些東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它形像化和具體化。

所謂的具體化是把一些抽象的東西轉換成具體,就算是用一些很強行的方法也好。例如如果我們要記「喜馬拉雅山」這個沒有意思的詞語時,我們可以說像為「起碼拉呀姍」(這是廣東話,意思是至少也要拘捕呀姍這個人),然後整個名詞便形像化了。而形像化也是除了使用視覺外,也可以用聽覺、觸覺和嗅覺等等,例如在上面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畫面,有兩個警案再著手拷追住呀姍(如果自己有朋友叫呀姍的話會更容易代入),雙方都跑得氣喘、汗水味都出來了,然後這個畫面的背景是一座很大的山,這樣的話我們一想起這座山便能夠想起這座山是甚麼名稱了。

另一個問題是,如何記住很多順序的東西呢?

有一個方法名為 Method of Loci ,又為羅馬房間法,就是你想像自己要走一段路,例如由家門走到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在每一個路中的景點(例如樓梯旁的垃圾桶、又或是大廈的郵箱等等)都把你要記的東西按次序和景點用上面的方法連結起來,完成後再嘗試走一次,看看能否記住這些東西?

如奇防止忘記記住的事

當我們能夠以一些方法來記住一些東西,可是如果沒有重溫的話,時間一長也是會忘記的。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遺忘曲線。所謂的遺忘曲線就是一個時間和還能記住的東西比率的一個關係圖。

The forgetting curve

大家會發現,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很容易把事情遺忘的,所以便要不斷把東西重溫,而因為時間越長人的遺忘會越來越慢,所以學習一件新事物時需要重溫的頻率會比較高,而之後需要的重溫頻率會可以越來越低,這個重溫的方法名為 Spaced Repetition,大概意思就是隔一段時間重複溫習,而間隔的時間是有一些方法去計算的。

Spaced Repetition

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應用程式例如 Anki 等等可以做到這件事情了。可是也可以說一說如果沒有這些應用程式時可以怎麼辦,又或者是其中一個比較簡單來計算間隔時間的方法。

基本上,我們可以把要記住的東西分解成一些比較細小,最好能在一兩秒內便能回答的問題。然後把這些問題寫成小卡片,正面寫問題,背面寫答案。然後找一個以下的日曆袋:

日曆袋

假設今天剛剛學了一些新事物想要記住,可以寫一張上述的問題卡並寫下今天的日期並放在日曆袋今天的日子裡。然後每天晚上拿今天袋子裡的問題來溫習。如果答對的話便放在下一天的袋子裡,答錯的話再答直到答對為止。明天溫習時看看問題卡上的問題,如果是昨天的答過的問題而今天答對的話便放到一星期後的袋子裡,如果答錯的話便放到明天的袋子裡。以下是把問題卡放到那一天的流程圖:

card

如是者東西便能長久記住了。另外有一點可以留意一下,通常做這個溫習的話,間中會發現一些問題十分相似而自己會把這兩件不同的事情混淆,在這個情況下便需要找出它們的分別,如果用上述記憶法來記憶的話便需要便用完全不同的畫面來把他們分開,從而不會把它們再混淆。



如果你覺得這個內容有用,不妨分享給你的朋友。

這是我的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hreads,有興趣的話歡迎 Follow。

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 請我喝一杯咖啡。

分類: 學習筆記
寫作日期: 2017-09-09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