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基百科學習管理個人知識的方法


自從使用了 TiddlyWiki 管理自己的知識後,新增了很多條目。然後就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何整理條目? 
其實這個問題在以前使用 Evernote 時也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所以是時候去思考一下這個題目了。由於這次是因為 TiddlyWiki 引起的,所以不自覺地去看看人類史大最大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 是如何管理它們的。

在我看來,維基百科主要的管理知識的工具有三個,分別是 連結(Linking)分類(Category)導航板(NavBox)

連結(Linking)

就像是 網誌 / 維基百科 大家所看到在文章中的超連結到另一個條目 / 文章中的這樣,這個是最為人理解的把知識連結的方法。Evernote / Bear / nvALT 等等也有記事連結的功能。

##短短一段已經有很多連結。

連結有分兩種,分別是內部連結外部連結。內部連結是會連到自己的其他條目,我們可以隨時更改這些條目;而外部連結是會連到互聯網的其他網頁,這些網頁的內容是我們不能控制的。

這種連結不同條目的方式構成了我們的知識之網。不誇張的說,如果在一個條目中有愈多的內部連結,代表自己對這個條目的知識越深。

如果在這個條目中的內部連結都是同一個類別的話,外表你對這個類別有很深的認識;如果在這個條目中有很多和這個條目不同類別的內部連結,代表你在這個條目的誇類別知識很強。

我們在製造條目時很容易會不自覺地放了很多的外部連結來作參考,但是這有兩個問題:

  1. 只是放外部連結,而沒有自己的心得 / 補充 / 下一步行動的話,只是把一些未經處理的資料放在一起而已。
  2. 因為你不能控制外部連結的資料,萬一這個外部連結突然失效了你日後便不能找回需要的資料了。’

我們看看維基百科的話便會發現,維基百科在條目內文裡大多數的連結都是內部連結,所有外部連結都是放在 外部連結(External links) 或是 參考文獻(References) 這兩個專屬標題裡的。

其實我們只需要把這些外部連結中需要的資料放到一條新的條目裡並加入自己的心得 / 補充,然後再把這個外部連結放到參考資料一欄便可以了。

分類(Category)

雖然這個並不明顯,但是其實維基百科的的絕大部分條目都屬於一個或多個類別(分類、Category)的,這些類別都是放在條目的最底部。

類別也可以有子類別,我們進入這個類別的連結便會發現所有在這個類別的條目和子類別。

在維基百科裡,這些類別的頁面都是由 Category: 開頭的,用來分辨這是屬於類別還是條目。而有些類別需面裡會有一行關於這個類別的主條目是甚麼,用來給讀者看看這個類別的初步認識。

這些分類能夠更容易地把知識劃分。由於一個條目很大機會同時屬於多個分類,所以通常在筆記類的工具裡都會用 標籤(Tag)來做分類。

在給別人看的網頁裡,為條目作分類能夠令讀者更容易看到相關的條目。而在個人的知識庫裡,個人對為每一個條目作分類這件事有保留。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分類可以有子分類,而一個子分類可以有多一個父分類。但是其實在非維基類的工具中很難使用標籤來做這個效果。一般的工具中標籤不能有子標籤的分類,這樣已經做不到把條目分得仔細。就算是 Evernote 有子標籤的設定,但是一個標籤只能屬於一個父類的標籤,在分類上也是不能和維基百科的分類功能相比。

##Evernote 的子標籤。

第二個原因是在個人的知識庫裡,為每一個條目也作分類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很多時候我們把它們分類後其實對自己沒有用處,因為所有的條目都是由我們自己創造的,其實我們自己也大概知道這個條目是屬於甚麼類別。而需要找回某條目時,我們也會以搜尋的方式去找回條目,而不是在分類中慢慢找下去。

我不是說分類沒有用,只是能否做值不值得做的問題。

無論你決定是否為條目加上分類,如果你會在自己的知識工具上加上下一步行動 / 待辦事件的話、或是有一些條目你知道是未完成的話,那麼加上一個行動類的標籤(例如 TODO)能夠幫助提醒自己日後繼續為這個條目作補充。

導航板(NavBox)

其實我不太清楚這個的正式名稱是甚麼,就先叫它做導航板吧。

導航板在維基百科上大家都見過的,就是這個樣子:

個人認為這個導航板是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快地了解這個類別。就是幫助大家能夠快速地從高處看到這個類別的知識大概有甚麼東西。在導航板裡有一些在這個類別中比較重要的條目,了解了這些條目後可能已經對這個類別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

而相對地,如果我們在組織自己的知識庫的時候能夠為每一個分類做一個導航板的話,其實十分有用的。因為這能夠強逼自己把自己的知識作一個系統、強迫自己從宏觀處把知識系統化。

例如,各位讀者不妨試試找一個自己比較專長的知識分類作一個導航板看看會如何。這個可以是你工作中的內容、也可以是你平時的興趣(最好不是大學的專業,因為你是根據一個已經分類了的知識圖表中學習大學的專業,換句話說,一開始你已經有了這個架構)。在製作的過程中你會想到很多這個分類的零散知識,你會在想這個知識是否重要得要放在導航板?如果是的話,這個知識應放在那個子分類?

一旦你能夠完成這個導航板,你便能夠很容易地跟別人說這個類別是甚麼,也能在教導別人時把最重要的東西先教別人。



如果你覺得這個內容有用,不妨分享給你的朋友。

這是我的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hreads,有興趣的話歡迎 Follow。

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 請我喝一杯咖啡。

分類: 工作心法 知識管理
寫作日期: 2019-02-03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