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的技術


這是一本由 楊大輝 寫的一本關於如何學習的一本書。這本書介紹學習的五個層次。分別是 記、懂、網、拓、活。這五個層次分別是由低層次的背誦知識至最高層次的活用知識。在這裡嘗試說說作者的想法。

簡介

1. 記

這個層次中,作者說到任何的知識都是記憶,因為沒有了這些記憶,也就沒有東西在腦中。所以,作者介紹了如何把事情記住。例如是我在 這一篇 說過的內容。

這個方法對於學習語文的詞語和應付某類型的考試十分有效,但是只用這種方法的話並不等於把事情理解。

但是,如何把東西記住只是一個最基礎的技能。因為把所有的東西記住了,其實沒有去思考和理解的話,其實也不能使用它們;加上,其實大多數資料我們也能在 Google 裡取得,我們可以把更多的專注放在之後的學習層次上。

所以我們要到下一個層次。

2. 懂

這一個層次中,作者介紹了如何提升理解力。

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著名的 費曼學習法,也就是模擬自己要把要學習的事情介紹給別人,在教別人這件事中,如果自己沒有對事情有全面的理解,其實沒有可能把教學做好的。

在令別人能夠理解這件事上,我們需要使用作者所描述的大腦的自然頻率,也就是人類最能夠吸收的描述方法,例如令人能想像出動態的畫面、以及能夠提高別人情緒的東西。所以故事和思想實驗是能夠深入人心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表達時我們也要盡量減少數字的運用,就算使用數字的話那些數字的大小也最好在 150 以內。

另一個增加理解力的方法是間中去 洗澡 / 散步 / 發呆等,這時候大腦也會在運轉,而很多時候會從中找到新的思想和理解方式。

3. 網

這一個層次中,作者介紹了如何掌握一門知識。如果我們能夠把單獨的知識點連結起來,這張知識網的價值會遠大於知識點之和。

在這之前我們要先認識知識的結構,分別是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

外顯知識 指是一些可以表達、可以寫下來的知識。而每一個知識點和另一些知識點其實是有連接的,所以它們可以有著某一類別的結構。

而我們在這個層次要做的事情,便是把學到的知識,以其中一個結構呈現出來,在畫這些結構時會令自己的知識系統成形。

其中一個結構就是思維導圖(Mind map),好處是直觀,可是壞處是知識並不是樹狀結構而已,不同的知識之間也有另一些的連結。

另外其中一個結構就是概念圖(Concept map)。就是一個類以以下的結構,其實我們使用的維基百科的條目就是用這個結構來運作。但是這個結構有時會在呈現知識時太過複雜。

當然還有其他的結構,例如是系統思考圖(Systems mapping),我有在用的 TiddlyWiki 或是作者自創的三力圖,這些結構各有優點和缺點,要依照不同情況使用。

內隱知識 就是指一些不能寫下來的知識,例如是如何揮拍打網球這種知識,要掌握的方法就是在這本書中介紹的 刻意練習。(我還未看過這本書⋯)

4. 拓

這個層次中,我們開始要去思考我們學習到的知識。

作者從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來介紹如何增加思考能力。

正確性就是指我們在學習一件事時,我們可以如何避免學到錯誤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是因為自己的認知偏差結果錯誤地理解一些知識、或者是學習的知識本身就是錯誤的。方法就是在學習知識時進行第二層思考,也就是問一些問題來避免上述問題發生。

多樣性就是指我們需要進行跨領域學習。因為很多時候另一學科學到的是另一種新的思維,能夠提高自己本科的高度,另一方面,由於要 100% 精通一件事情十分困難,可是只要明白一個學科的 50% 所花的時間比起 100% 精通的時間要少於一半,所以跨領域學習的 CP 值其實來得高。

創造性就是指我們可以從跨領域學習中,創造出新的事情,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進行寫作來把自己學到的想法和新思維寫下來,為未來的創作帶來材料。假以時日,新的靈感便會產生。

5. 活

這個層次中,就是講述如何運用我們學到的知識。

首先作者介紹了他的閱讀方法,例如在他喜歡的作者中的推介書來來找出值得閱讀的書。又例如是他的做筆記方法,分別是記錄書中值得留下的地方把書中的知識點進行排列結構、以及有時間和值得做的話便寫成文章分享出去

然後作者便介紹了如何把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去應用。就是成立一個個人項目,先找出一個在市場上有價值的東西,然後在這件事上進行創作。每天接觸到的新事物時都在想這個新事物會否和自己的個人項目有甚麼貢獻。然後這便會成為自己的斜槓。這個部份和 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作法 中學到的十分相似。


然後是一些自己看完後的反思。

自己的個人計劃

最重要的當然是自己的個人計劃應該是甚麼。

如果要說到自己到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沒有能力去從頭到尾去創造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一方面因為工作關係自己成為了一顆螺絲釘、另一方面就是好像找不到自己的專長的知識的價值以及可以用這些知識來做甚麼有需求的東西。

在遇到這個問題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試試把稍微有興趣的東西做出來。所以賞試過去寫一些自己需要使用的小程式,可是暫時想不到它們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另一個一個自己的創作, 就是這個 Blog。可是,這個 Blog 的問題是主題十分散亂,原因是個人想在不同的方面進行學習(其實就是書中的跨領域學習的概念),然後到了某個地步便停下來找下一件想精通的事情。只是還未找到這件事。

換另一個角度去想,其實定下一個稍微有興趣的知識領域,然後不斷強逼自己在這個領域中寫作,其實便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

畫下知識的結構

其實這個也是一個切身的問題,就是用甚麼 iOS 應用程式來畫這些 結識結構 / 系統思考圖 會比較好。

市面上有很多的這些工具,不過很多都是關於 mind map 的,關於 concept map 的其實不多。

其實一直也有在找一個很簡單的 iOS 應用程式,只要能夠很簡單地在畫面上畫出文字/圖片和連接任何兩個東西的箭頭便可以了,沒想到竟然這麼難找。

其實在 macOS 上是找到一個的,這個叫做 Scapple

在看了作者對這本書的概念圖後,開始發現暫時最好的畫概念圖工具是 iThoughts


如果對於平時有去找過很多關於如何學習的文章的人來說,在這本書裡應該會找到很多關於這些學習方式的連結。

作者十分有心地附帶了簡化版和一張關於這本書的概念圖。

本書的介紹連結在 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內容有用,不妨分享給你的朋友。

這是我的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hreads,有興趣的話歡迎 Follow。

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 請我喝一杯咖啡。

分類: 自我思考 閱讀心得
寫作日期: 2018-10-08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