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用 Obsidian Dataview?
在 Obsidian 上,Dataview 是 一個神 Plugin。很多人都在使用它。
這個 Plugin 的作用是讓我們在筆記上加入不同的 metadata,然後便用這個 Plugin 作類似 SQL 的方式,以 metadata 的名稱當作資料庫的欄位名稱來搜尋,並用表格、清單 或 待辦事項等形式來顯示。
看起來很方便很實用。那麼,是什麼原因我不使用這個 Plugin 呢?
一點一滴的文字記綠,最終會變成海洋。
在 Obsidian 上,Dataview 是 一個神 Plugin。很多人都在使用它。
這個 Plugin 的作用是讓我們在筆記上加入不同的 metadata,然後便用這個 Plugin 作類似 SQL 的方式,以 metadata 的名稱當作資料庫的欄位名稱來搜尋,並用表格、清單 或 待辦事項等形式來顯示。
看起來很方便很實用。那麼,是什麼原因我不使用這個 Plugin 呢?
我以前使用 TiddlyWiki 時,看到了 Andy Matuschak 介紹的 使用 Spaced Repetition 來為筆記成長這個概念。
因為我以前讀書時也有使用 Spaced Repetition 來讀書並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所以我秒懂這個概念十分有用。所以我立即試用這個方法寫筆記一年多。當時也寫了 如果筆記軟件有些功能就好了:利用 Spaced Repetition 來幫助自己把想法成型 這篇文章來介紹這個概念。
只是,當我從 TiddlyWiki 轉到 Obsidian 時就決定不使用這個方法了,這篇來說說原因和我的替代做法。
作為一個職場工作者,我們經常需要製作報告。
有時因為我們完成了一個大專案、或是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然後上司要求我們寫一份報告向他們解說你之前做過什麼。
只是,我已經忘記了當時遇到過什麼問題、以為如何解決了!光是要回想起當時做過什麼已經要花上幾天了。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方案呢?
偷偷告訴你,我一個月前開始每天日更寫作。
這篇來聊聊日更了一個月的心得。
我幾年前開始寫很多原子筆記並互相為筆記作連結,當時據稱這樣會會形成一個知識的網絡,從而使得寫文章會變得容易。
只是,當時我寫了很多筆記,卻發現要利用它們來寫文章是異常困難。當時我想不通到底是什麼原因。
最近,遇然下我終於大概明白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