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性敬上(一)
明天會和朋友交換書來看,決定拿這本書來做交換。在交換的前一晚重看這本書。
這本書其實是集合行為經濟學家 Dan Ariely 在華爾街日報的專欄文章,這個專欄是解答讀者的問題的,他通常會用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去解答讀書的提問。
以下是今次看書後想寫的其中三點,每點都是由書中其中一篇文章取出來的。
可辨識受害者效應
可辨識受害者效應(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是一個心理學的名詞。以下用例子來解釋:
經常有一些慈善組織宣傳叫大家捐錢給他們來救助第三世界的兒童,他們不會重點地說每年有幾百萬的兒童死於貧窮,而是會重點形容其中一個第三世界的兒童,他們會放一張很大的相片,相中的兒童楚楚可憐,在大家看這張相時旁白會細訴他的故事⋯然後我們便會捐錢給他們了。
為何這個方法會比較有效?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比起抽象的數字,那個第三世界的兒童楚楚可憐的樣子會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裡。我們對數字的感覺其實很模糊,其實十萬和一百萬在我們聽起來都是差不多。
另一個原因是,第三世界發生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太遙遠,所以就算有一千萬兒童死亡也很難得到我們的共鳴。可是如果我們看到受害者的樣子,這件事情便突然好像離我們很近,便容易得到我們的共鳴了。這就是可辨識受害者效應。
浪費時間做決定
有一個讀者說他們每次決定去那裡玩時都想了很久也未能決定到那裡玩,問作者有甚麼好方法。
Dan Ariely提到我們在作決定找出最佳選擇時,通常沒有考慮到時間成本。所以他建議可以設定一個時間和一個預設的選擇,時限之內還沒有想好的話便直接用預設的選擇。
另一個書中類似的文章是關於面對一些想了很久也無法選擇的事情時要怎樣處理,他的建議是直接投硬幣,原因是既然想了很久也沒有答案,即是表示兩個選擇在心中也是在一個差不多的位置,所以其實選擇那一個也沒有所謂了。
迷信
Dan Ariely說到迷信的形成有幾點:
- 要做的事情不用費力
- 不做的下場要很久之後才會知道
這個好像跟一些宗教很相似?
其實這本書的一些觀點跟他在 coursea 的一個課程裡也有提及過,只是這個課程好像已經消失了 :(
如果你覺得這個內容有用,不妨分享給你的朋友。
這是我的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和 Threads,有興趣的話歡迎 Follow。
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 請我喝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