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應框架(四):如何回應對方向你請求意見


上一篇 後,這篇會聊聊如果別人真是來找你給意見的話要如何做。

可能你會說,只要我們把自己心中所想便可以了,有什麼問題要注意呢?

只是,通常我們被別人問意見時,一般會有兩個問題。

  • 自己不了解別人的問題,所以只是主觀地把自己以前的經驗直接說出來。
  • 對方,也就是提問者自己也不了解這個問題:很多時候其實連提問者自己也無法描述問題的全貌,所以當你根據他的資料來給意見時,對方就會覺得這個建議不適合他,但是他不知道這是因為他沒有好好描述問題。

那麼我們要如何做呢?

如果對方已經把問題描述得很仔細,並知道他想要什麼的話,我們便可以給自己的見解。但這通常很少數,因為要是把問題描述好的人,通常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有答案了。

如果不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問對方問題,來讓他描繪整個場景。

我們可以順次序地問以下的三類問題:

第一步:問 Why What How類問題

第一類問題就是 Why What How 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用來幫助我們以及對方先掌握全境。

例如對方問你如何能夠早起,可能因為你和對方的生活習慣完全不同,所以你的意見和經驗完全無法應用在他身上。例如你從小到大都是七時能夠自然醒並喜歡做運動、對方要是不要上班,每天都是睡到中午才起床並不喜歡做運動,那麼你叫對方找一個人早上叫他對床並做運動來讓他精神是絕對行不通的,對方根本不喜歡做運動,這並不是一個讓他早起的動力。

這時我們可以問對方,對方每天何時入睡?如果對方回答他凌晨兩時才入睡,那麼你可以問對方在睡前通常做什麼?對方可能會回答你他睡前都在看手機,那麼你可以問對方為什麼在睡前看手機?對方可能會回答你他每天 12 時已經開始上床準備睡眠,只是無法睡著,那麼你可以問對方無法睡著的原因?對方可能會告訴你可能是當晚太專心工作、又或是窗外的街燈很亮令自己無法入睡、甚至可能只是說不知道,只是在晚上感到十分精神。

就算對方真的回答不知道也好,至少我們和對方都能知道了很多的背景資訊。

假設在這階段我們得知對方無法早起,是因為早上要工作,所以晚上才能專心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寫程式,結果越寫越精神,但是因為明天要上班,所以被迫入睡,但是因為十分精神的關係無法入睡,所以在床上沒事可做決定玩電話,結果因為電話的藍光的刺激,所以變得更難入睡,直到兩三時才能入睡,但是因為明天要上班,所以明天還是要早上起床時,所以對方每一個早上其實都沒有精神,於是在下午需要午睡和喝咖啡來提神,然後終於開始有精神,然後又回歸到晚上很專心地寫自己的程式這個循環。

第二步:問 Which 類問題

然後我們可以問第二類問題,就是 Which 類的問題,也就是選擇題。在已經知道了背景資訊後,我們可以在有這些資料後,問對方選擇題來得知對方的偏好。

例如我們在得知對方無法早起的背景資訊後,我們可以問對方週末有沒有寫自己的程式?對方可能會說有,在週末下午寫程式,然後我們可以問下午和晚上寫自己的程式時那個能夠比較專心?對方可能回答在週末下午,因為他的週末下午都在咖啡廳裡專心寫程式,其實晚上在家寫程式效率並不好,因為家里太嘈吵,不是每一次都能集中精神。我們還可以問對方是否喜歡寫自己的程式、還是因為什麼原因被逼要寫?對方可能回答他是十分熱愛做這件事。

這時我們可以得知對方十分喜歡做自己的事,也就是寫他的程式,但是晚上其實不是一個好的時間來做這件事,因為晚在在他家裡太嘈吵,令他不能專心。

第三步:問If 類問題

然後我們可以問第三類問題,就是 If 類的問題,也就是假設題。我們可以給予一個假設的情況來知道對方是如何思考或做選擇,甚至影響對方做一個我們認為是解決方法的選擇。

我們回到個情況,我們可以問對方,假設他能在清晨五至八時十分精神,或是晚上九至十二時十分精神,那麼他會想在清晨或是晚上寫程式?因為之前對方已經回答了他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寫程式的效率會比較高,所以對方可能會說在清神寫程式,因為清晨沒有人打擾他。那麼我們已經引導對方把解決方法設定早起的理由他在早上寫程式會更能集中、效率更快。

在大方向完成後,他只是差了一些如何執行的細節,就是如何踏出第一步讓第一次早起時不會想睡、早起時可以設定什麼減少干擾等等的技術性問題。我們也可以繼續引導對方思考、或是直接給你的經驗。

總結

比起自己硬塞自己的經驗給別人,這個方法的效果應該會更好。

只是這個方法其實十分花時間和精神,所以請自行選擇對什麼人才會使用這個方法。

Reference



如果你覺得這個內容有用,不妨分享給你的朋友。

這是我的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hreads,有興趣的話歡迎 Follow。

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 請我喝一杯咖啡。

分類: 自我思考
寫作日期: 2021-05-29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