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伴侣相處之心得

##兩個合得來的長方形,合在一起之前和之後都是一個長方形。
以前在學習如何尋找和吸引伴侣並進入一段關係時,書店和網絡上還有一定數量的資源和討論來學習,但原來進入了一段關係後,才發現原來比起吸引對方,相處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遊戲。玩法很不同,難度更比吸引異性要難得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在吸引異性方面還有書可以參考、還有人可以請教,但關於相處這方面可以學習的資源簡直少得可憐。這篇嘗試分享一下我到目前為止學習到的相處之道。

> 為何相處十分難

個人認為,相處這個話題比起吸引異性要難得多的原因在於吸引只是很短暫的事情,而相處是一件很長期的事。

在吸引異性的階段,不能吸引這個異性的話,可能是自己的問題,也可以是完全不是自己的問題,繼續找下一個便可以了(這個時候強行追求反而會做成反效果)。

可是,相處這個問題完全沒有逃避的可能。一旦沒有解決,就算不幸分手了,找了下一位伴侣之後故事也很可能重演,甚至更壞的情況是,沒有學好相處這個課題便結婚,以為從此以後王子和公主便會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結果其實一直以來相處的問題還在,反而會因為在一起的時間更多而變得惡化,生下兒女時更有機會把問題帶到下一代。

另一個相處十分困難的原因是在現今資訊發達的社會,由於要認識新的朋友看似十分容易,所以大家都相對上比以前有一種「這個人不行的話便算了,找下一個相處便可以」的心態,所以相對上比以前少了一個心態去維護一段關係(至少不會去忍受一段關係)。但是其實一段關係的健康和大家的維持是十分重要的。

到目前為止學到相處上要做的事

1. 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這個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

有一天在逛書店時看到一本書名為 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書背後有一句句子十分重要:

最幸福的婚姻,是不管誰離開了誰,都能過得很好。

這句句子看似很矛盾,一段關係不是要互相在一起才會幸福嗎?一方離開了另一方的話,對方便會很痛苦了?

其實這句的意思是兩個完整、獨立、能在不依賴對方也能好好生活的人,如果他們在一起的話,便會不會害怕失去對方,所以也不會去討好、操縱、威脅和控制對方以獲得短暫的、虛幻的「安全感」。這樣一段公平的關係才會長久,並不會令天平變得傾斜,到最後其中一方受不了而決定離開。而沒有控制關係、兩個完整的人在一起,有的是互相扶持、分享和鼓勵、相處時有問題也不會害怕說出來,這樣才是一段正向的關係。

而要令自己變得完整,代表要有自己的目標、價值觀、還有基本的生存技能。

有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的話才能能夠在對方不在、朋友有時忙的時候,自己也有要做的事。這些事不一定要是一人的活動,也可以是多人活動。只有有自己要做的事,以現今網絡之發達,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和學習的資源也是十分容易。而對這個目標的追求也會令自己變成這一方面的專家,使得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有基本的生存技能也會令自己提供價值,財政也不會被對方控制,當然有理財的知識的話會更穩健。

2. 不要控制對方,也不要被對方控制

我們在小孩時,經常會遇到控制別人、或是被別人控制的事,這令到我們在長大之後繼續維持這些習慣(這應該算是亞洲人的通病)。

例如,小時候我們不能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會大哭,目的是希望父母心軟 / 覺得麻煩,從而把那個自己想吃的東西得到手;又例如父母為了自己能夠入讀他們心儀的學系,不停地煩著自己要努力讀書,並強制小孩不做完練習便不能去玩。

通常這些控制的行為都是為了 獲得短暫的安全感。只是長期的話對關係十分不利。

要有一段公平的關係,我們不可以控制對方或被對方控制。這裡有兩個原則:

第一,我們要做的事是要有自己的價值觀 / 做決定的原則,而這些價值觀不可以因為對方以討好、威脅、或是 情緒勒索 等的方式而改變。這些立場可以因為客觀立場 / 交換而在這一次情況下改變一點(說白了其實就是 談判),但絕不是因為對方的控制而改變。

第二,我們做決定時要把 課題分離。簡單來說,就是除非對方主動請求意見,否則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被別人介入自己的課題。決定這個是否自己課題的方法是「因為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如果這是對對方有影響的課題,自己不可以強逼對方做決定,必須要對方自己做決定,否則對方便會感覺被控制,從而有更大的反彈。

3. 平等的關係、互相付出,但不是精準的平等付出

一段關係要健康,雙方也要付出。這包括時間、金錢和心思。

如果在追求和相處初期都是其中一方單方面付出的話,那麼這個相處模式定型後,不習慣付出的一方便會習慣不去付出,並且會抱怨付出的一方不夠付出。另一方面,跟據 Ikea 效應,不去為這段關係付出的一方也不會真心認同這段關係。

可是,這裡的付出並不是指期待對方也有同樣精準的相同付出。例如我付出了50元,你也要付出剛剛好50元;我上一次在你生日時做了很多事去慶祝,所以我也要求在我生日時也要得到你做了同等的事來為我慶祝。

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雙方有的資源也不同,所以這裡的付出不能以每一個方向(時間、金錢、心思)的付出來平等。可能金錢比較充足的一方付出多點金錢、金錢沒有那麼多的一方付出多點心思也可以。第二個原因是精準的期得對方平等付出會為對方和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你的付出應該是想因為對方高興而付出呢。

例如:雙方一起吃飯時不可以永遠由一方付全費。這個不是經濟能力能否負擔或是男人有擔當的問題,而是雙方對這段關係的投入感的問題。而雙方付出的金錢不是要精確到完全一人一半,重點在於在自己能力範圍下有付出。

題外話:個人認為雙方的主動付出程度可以作為的參考,最好的情況是大家也有付出,並且雙方的投入力度接近。

4.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這個是給男生看的,關於對方有向自己抒發情緒時要如何做(其實自己也經常犯這個錯誤):

男生天生是處理問題來思考的,所以女生對男生抒發情緒時,男生會下意識地去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不停地安慰也沒有用)。

可是,女生在這個時候聽到男生的解決問題方法這個只會認為這個男生不夠體貼,她們會認為對方在高處教導自己,也沒有令自己的心情變得好過一點,反而是在否定對方的情緒。然後該男生應該會慘死。

其實女生在抱怨時也會在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其實男生的解決問題方法並不重要,實際上在她抱怨時的當下,能夠解決她的問題根本不重要,先解決了「女生對男生抱怨並令女生情緒舒解」這個問題更重要。

另外,如果你相信對方是個完整的人的話,這個問題便放心留給女生自己解決吧。對方真的解決不了要尋求你的意見時才把你的想法告訴她,而根據上文的 課題分離,你的意見也只是參考,對方會否使用自己的意見也是對方決定。

所以這個時候男生要做的是體貼對方,有一個模式可以用來參考。我們只要先客觀地陳述對方抱怨的事情,再說出對方現在的心情,可以的話如果有抱怨 / 責怪的對象的話也可以說他的不是(反正那個人也不知道你在說他的不是),最後忍不住的話才輕輕一句簡單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句便好了,否則男生會停不了地繼續說出更多的解決方法)。這樣做的話女方應該會容易點接受。

5. 最好在進入一段關係前已經要有相處的概念,因為相處模式會在關係初期已經定型

很多人決定是否進入一段關係看的是對對方有沒有感覺。然後在一起後發現相處時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這就是「因了解而分開」。

其實,決定是否進入一段關係時,我們要先放開情感,想想看對方是否能夠和自己長期相處。例如大家的價值觀是否相近、對方有沒有一些習慣是自己不能接受的?(詳細可以看此

比起這個,更大的問題是打算進入了一段關係後才慢慢磨合,但是其實在關係的初期,其實相處模式已經定型,日後要改變相處模式其實已經很難。

例如,男方是靠追求的方式來把女孩感動到手,而不是因為吸引到手的話,一旦在相處的時候還以這個模式的話,女孩對男方的要求只會越來越多,因為男方以前也是這樣討好女孩。這個模式成立了,雙方便不再平等,這個天平便會不斷地傾斜下去。

良好關係的指標

這是個人認為一段關係是否良好的指標:

  • 相處時雙方會會不自覺變得自然放鬆、很幽默和有趣,不太會有需要思前想後才說的情況
  • 你不會想去控制對方的行為,但是會好奇/想了解對方正在做甚麼和想甚麼,也敢去在合適情況下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有點像很熟的朋友之間的關係:真正熟的朋友也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感想而知道對方會去傾聽)
  • 互相向對方展露跪弱的一面,但不是要對方照顧自己,沒有對方不行的狀態,並有自己的興趣和目標。
  • 雙方也有主動(不是被逼之下)付出,並且雙方的總投入力度接近。這代表大家對關係同等重視。

參考資料


戀愛知識系列:



如果你覺得這個內容有用,不妨分享給你的朋友。

這是我的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hreads,有興趣的話歡迎 Follow。

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 請我喝一杯咖啡。

分類: 戀愛知識
寫作日期: 2018-10-15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