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回顧


又到了半年一度的回顧時間。雖然說是半年一度,但這次有很多的感想都是最近的一個月想到的。這篇作為自己的碎碎念,大家看看就好。

上課

這半年上過的補血課程有以下四個:

(好吧,其實還有談判覆訓課。

四個的方向完全不同、有三個課程和自己的本業也沒有關係,倒是有不同的想法。

上 專案監管的系統思考 時,多了一個比 PM 更高的角度去看問題。

上 行銷課 時,學懂了基本的行銷知識,也令我對女朋友的本業有更深的認識(雖然我承認我是因為日子關係,順便上這門課而已)

上 M101 時,最大的得著反而是如何做理性的決策、 目標 -> 策略 -> 執行 這個框架、還有把對方當作黑盒子,藉著不停的測試來找出最好的方法。

上 自我改變課 時,學到如何增加令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率。

香港

這半年香港發生了太多事。令我開始思考是否會把這裡作為一個長期居住的地方。

在這裡生活當然是十分方便,某程度上找工作的薪水也不算差,但是長期來看(好了就看28年後好了),這裡能否容得下我的價值觀呢?

就算不看這麼長遠,只看這半年,幾乎教科書上說過絕對不能做的事我們也能在這半年裡看到。某些人對香港這個系統做的事情只會在某一個時間點時令整個系統倒下來,並且進入一個以後也無法還原的地步。

最近發生的事情令本來對中學的中國歷史沒有興趣的我也覺得,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是大家從來沒有進步過,還是在這個意識形態下,令大家因為這個決定是對自己最好(注重自身 / 短期利益而忽略整體 / 長期利益)而不斷走向這個循環呢?

扯遠了,我這等小市民能做的事幾乎為零,自身能做的事就是堅持自己價值觀做決定,另外就是保障自身財產。

這年終於下起了決心,慢慢地成功把一半的股票從港股轉為美股分散風險。其實這件事早就該做了。現在美股這一邊我不是太擔心,倒是港股這一邊我要如何再一步配置才是來年要處理的大問題。

自我反思

其實這半年真是有很大的無力感,所以經常都覺得很疲累。

這種無力感令自己想了很多東西,也令自己的行動無法集中於同一個方向。

加上家中的萬惡的電親長期開著那個萬惡的新聞台,也因為香港的事情令我無法在晚上外出找一個好的環境來集中精神思考,所以導致十一、十二月幾乎沒有在個人東西上做過甚麼有用的東西。就連寫文章這件事也變得緩慢了很多。沒有精神和目標後,每天晚上只宅在家中看 YouTube。

(好吧我不可以把這些結果歸咎於外在環境的我知道。

因為要清假的關係,十二月放了一星期假期才有精神在咖啡廳好好思考一下。

我在想以前自己是如何完成一些在當時來說不可能的任務。

現在回想,大概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一個死線(deadline)。只要這個目標有一個死線,你一定要在這個死線前完成的話,那麼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太差。

第二:一個目標。以前要完成的目標都是一個比較容易衡量的目標,所以有了這個大目標,自然能夠自行把它們拆解為小目標。另外,以前自己完成比較成功的事情都是在當時只有這一個目標。

例如在上碩士課時的全部時間除了上班外,就是用來溫習或休息。雖然當時用作溫習的時間比例其實不算多(就算週六週日加起來溫習的時間也不超過六小時),但因為其他的時間都是用來休息,沒有其他目標要做,所以溫習時變得十分精神,做事十分專心有效率。

第三:就是自己的意願和需求。例如因為香港的事情,所以去了研究全球化的 資產配置 的東西,也因為需要的關係,結果去了寫一些和資產配置有關的程式。結果這個程式在有個人需求的情況下一步一步自我成形。

然後再看看最近幾年好像有在做事,但是其實有一大部份在做的事其實沒有甚麼目標,又或是說沒有甚麼明確的目標。

例如雖然有在上課,但只是為了增長知識,連是否決定要做一個 PM 也未決定好。

雖然有在寫文章,但其實說了很多年還未能決定這個部落格的方向。

因為沒有一個目標的關係,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明明正在做這件事,然後很容易因為在網絡上看到其他東西而突然變成去研究其他東西。

於是這幾年裡看似有做事,但是因為沒有目標的關係,所以認識的東西闊了,但是做的事完全不集中。

來年我很想試試,如果定下下一年的目標後,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只能和這幾個目標有關的話,到底做事的進度能有多快呢?

這年做了甚麼事?

今年工作上最有趣的經歷就是帶了兩位 Internship 同學兩個月,真是去試試一些管理的工作。

而自身而言,除了今年真是上了很多的課程外,就是終於定好了自己的 資產配置方案,自己也寫了一些程式去拿數據去定制配署方案。

另外,就是建立了 TiddlyWiki 這個系統,特別是用來放 任務管理系統 這一塊。這算是我繼之前使用過 Evernote、Omnifocus 和公司使用的 Jira 和 Confluence 後的經驗自己親手製造出來的東西。

輕便裝備

因為這年去了了太多次台灣、家中的電視太嘈吵令我有想外出租房子的念頭、以及隨時準備有事無法回家的關係,基本現在我的隨身背包裡的東西都足夠自己的一天所需(只要多加一點東西便可以足夠在非冬天地方中旅行五天)。

而事實上,我到台灣五天的話,就算需要帶上手提電腦也好,也可以把所有的旅行生活用品連 osmo pocket 組合 於進 Matador Beast 28 中,要拿伴手禮才需要用到 Matador 16L Pocket Duffle

##其實我的行李只是後面的背包,前面那個全部都是買給朋友和同事的伴手禮。

而明白了其實正常的生活其實不需太多的東西後,我開始在想有甚麼是我真是需要的?

例如,以前在找出自己穿著風格時買了很多衣服(參考  我的衣著搭配心得 ),但是現在找到後,到底自己需要的衣服有甚麼?我還真的試過寫下來,發現自己會穿的衣服其實不算多,只要一個數量的衣服便能作出不少組合的搭配了。

再加上重新看過自己的房間一次後,發現真是有很多東西真的不會再用,但是它們還在自己家裡。但因為以前有太多經驗扔掉它們後突然有需要使用它們而後悔不已,所以把未能決定需要扔掉的東西定下一個期限,如果過了這個期限後還沒有用過它們,便把它們扔掉。

另外,最近買東西時多了一個主要考量,就是這個東西是夠輕便,佔的空間是否很小。

價錢不是很主要的考量,樣式也不是很主要的考量,反而輕便是重點。

會有這樣的考量,大概是因為考慮到未來如果需要搬家時負擔會少很多。

內心 OS : 下年應該會是緊張的一年。希望大家還好。


個人回顧系列:



如果你覺得這個內容有用,不妨分享給你的朋友。

這是我的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hreads,有興趣的話歡迎 Follow。

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 請我喝一杯咖啡。

分類: 自我思考 半年回顧
寫作日期: 2019-12-31

隨機文章: